李在明正式开始韩国总统任期
李在明正式开始韩国总统任期
李在明正式开始韩国总统任期当地时间6月3日20时,韩国第21届总统大选正式投票结束。4日凌晨5时3分左右,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公布最终计票(jìpiào)结果,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lǐzài)明以49.42%的(de)得票率(dépiàolǜ)击败其余4位候选人,当选韩国新任总统。这位曾两度冲击总统失败的政坛老将,实现了从(cóng)草根到国家元首的跨越。
李在明的总统任期自(zì)当地时间4日6时21分正式开始。他的胜选标志着进步派(pài)阵营在尹锡悦被罢免后重掌政权。
这位曾因贫困(pínkùn)而辍学的(de)寒门子弟,手握逆袭“剧本”,三战总统,如今终修成正果。
寒门子弟的(de)逆袭“剧本”
李在明1964年出生于庆尚北道安东市的一个贫困家庭,在家中七个(qīgè)孩子中排行第五。父亲沉迷赌博,全家靠母亲帮佣与捡拾垃圾(lājī)维生,常(cháng)食不果腹。
李在明(第一排左一)童年时期的全家福(quánjiāfú)(韩国《中央日报》)
“我从小(cóngxiǎo)在贫困中长大,连初中(chūzhōng)都没能上。”李在明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段经历塑造了他对底层民众的理解,也埋下(xià)了改变社会不公的种子。
李在明童年时期在城南市的家(jiā)(韩国《中央日报》)
工厂打工时期的(de)李在明(第一排右一)(韩国《中央日报》)
小学毕业后李在明因贫困辍学,为(wèi)谋生计全家搬到城南市,他也辗转(zhǎnzhuǎn)工厂打工,其间遭遇机械(jīxiè)事故,左臂重伤落下终身残疾,此伤使其免服兵役;
父亲(fùqīn)曾斥责其(qí)读书无用,甚至撕毁课本,李在明一度绝望到两度自杀未遂。
童年时期的李在明和他的小学毕业证(资料图(tú))
18岁起李在明白天打工(dǎgōng)、夜间备考(bèikǎo),先后取得初中、高中文凭,并考入韩国中央大学法学院。
李在明的高考准考证(zhǔnkǎozhèng)(韩国《中央日报》)
22岁时李在明依靠奖学金完成学业,从韩国中央大学(zhōngyāngdàxué)毕业。
李在明在大学毕业典礼上与父母合照(韩国(hánguó)《中央日报》)
1986年,李在明通过司法考试,随后开启人权律师生涯(shēngyá);
90年代担任人权律师的李在明(lǐzàimíng)(韩国《中央日报》)
长期(chángqī)为劳工、贫民提供法律援助(fǎlǜyuánzhù),因意识到“仅靠诉讼无法改变体制”,决心从政。
李在明与妻子金惠景拍摄的照片(zhàopiān)(韩国《中央日报》)
政坛素人进阶(jìnjiē)权力中心
政坛“边缘人”的多年(duōnián)蛰伏
李在明2005年加入进步(jìnbù)阵营的开放国民党(共同民主党前身),因无背景人脉成“边缘人物”,屡次竞选市议员、国会议员均失败(shībài)(2006年市长(shìzhǎng)落选、2010年前多次议员败选)。
2010年,李在明当选城南市长(shìzhǎng),推行三大标志性福利(fúlì)政策:免费校服、青年红利津贴、产后(chǎnhòu)护理支持等,任内兑现大多竞选承诺,清零政府债务,被赞“解决沉疴如汽水消暑般痛快”;
2016年,李在明绝食11天抗议朴槿惠削减地方(dìfāng)预算,同年借“闺蜜门(guīmìmén)”事件猛批朴槿惠,由此走向全国政治舞台;
2018年,李在明当选京畿道知事,成为最大(zuìdà)地方行政长官;
李在明(lǐzàimíng)是韩国最早深度使用社交(shèjiāo)媒体的官员之一,以其“网红式”政治营销策略,用“接地气”方式凝聚草根支持。韩国民众认为(wèi)他的发言“不加(jiā)修饰”,“说话像汽水一样爽快”,而其行政风格也被舆论评价为如“汽水式果断”。
李在明的总统之路可谓充满(chōngmǎn)坎坷、屡败屡战。
2017年,李在明首次参加总统选举党内初选,虽不敌文在寅(wénzàiyín),但已奠定全国性(quánguóxìng)政治人物地位。同年,他携妻子参加一档韩国热门综艺节目(zōngyìjiémù),一改往日尖锐形象,塑造亲民人设。
2021年他再次成为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却在(zài)2022年大选中以(zhōngyǐ)不到1%的微弱差距惜败尹锡悦,创下(chuàngxià)韩国选举史上最小差距纪录。
2025年4月,尹锡悦被国会弹劾罢免,韩国政坛风云突变。李在明辞去党首职务,以89.77%的压倒性得票率赢得党内初选,第三次向(xiàng)总统(zǒngtǒng)职位发起(fāqǐ)冲击。
2023年8月31日,李在明宣布无限期绝食,要求尹锡悦政府进行(jìnxíng)内阁改组(gǎizǔ),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海。
2023年9月18日,绝食第(dì)19天,李在明因器官损伤、意识丧失被送医抢救(qiǎngjiù),但苏醒后仍拒绝停止抗议。
2023年9月19日,尹锡悦在访美期间批准检方申请,要求国会表决逮捕李在明(涉城南市地产项目渎职(dúzhí)、受贿(shòuhuì)等指控)。
2023年9月27日,首尔法院(fǎyuàn)驳回检方批捕请求(qǐngqiú),李在明暂免拘留。
2024年1月2日,李在(zài)明在釜山(fǔshān)加德岛考察时,遭伪装(wěizhuāng)支持者的金(jīn)某持刀袭击颈部,伤口深达1.4厘米,颈内静脉60%损伤,紧急接受血管重建手术。嫌疑人金某供述动机为“阻止其当总统”,并承认提前踩点6次、网购凶器预谋行凶。1月10日,术后仅8天,李在明(lǐzàimíng)出院(chūyuàn)并呼吁“终结仇恨政治”;1月17日,李在明重返工作岗位,未因伤休养延期。
2024年11月15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作出判决(pànjué),判处李在明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若(ruò)终审法院维持该(gāi)判决,李在明将丧失国会议员资格,并且无法参加第21届总统竞选。
2025年3月26日(rì),首尔高等法院推翻一审有罪判决,二审(èrshěn)改判李在明无罪。
2025年5月1日,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将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gōngzhí)选举法》一案以有罪宗旨(zōngzhǐ)发回二审法院重审,首尔高等法院将重新审理该案并定罪量刑,李在明的总统大选之路再遇阻碍(zǔài)。
2025年5月(yuè)7日,韩国首尔高等法院决定,将李在明涉违反《公职(gōngzhí)选举法》案重审首场庭审日期从原先的5月15日推迟至大选后(hòu)的6月18日举行,为李在明参加大选清除了障碍。
胜选后,国家十字路口怎么走(zǒu)?
分析称,李在明(lǐzàimíng)当选正值韩国社会处于前所未有(qiánsuǒwèiyǒu)分裂状态。此次大选不是一场普通的选战,而是韩国社会撕裂的终极对决。弹劾风暴、保守内讧……60天的压缩赛程,将韩国政治推向沸腾临界点。保守派与(yǔ)(yǔ)进步派之间势同水火,政治对立已渗透到(shèntòudào)家庭、职场等各个层面。弥合这一(zhèyī)裂痕将是新总统的首要挑战。要终结这一乱局(luànjú),李在明需在制度重建、政治和解、外交平衡三方面采取颠覆性策略,同时直面自身司法风险与历史包袱。
综合韩媒报道,胜选的同时李在明(lǐzàimíng)还面临(miànlín)选举违规、贪腐与权力滥用、长子被曝非法赌博等“家族腐败”丑闻和争议。悬而未决的司法案件仍是潜在危机(wēijī)。首尔高等法院将(jiāng)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一案的二审重审首次开庭日期延期至大选后的6月18日进行。若重审法院最终(zuìzhōng)判李在明有罪,将引发宪政危机。
媒体(méitǐ)分析称,此次选举不仅是政党轮替,更是韩国社会对发展道路的(de)全民公投。而更大的考验可能才刚刚开始。
当地时间6月4日凌晨,在大选(dàxuǎn)计票期间(qījiān),李在明抵达位于首尔汝矣岛的国会前集会(jíhuì)现场并发表演说,对(duì)韩国民众表示感谢。李在明表示,正式当选后将尽快努力终结眼前的政治混乱、提振韩国经济,尽快让韩国民众的生活(shēnghuó)恢复正常。李在明还表示,将尽快安定半岛局势,同朝鲜展开对话,寻求共赢。演讲的最后,李在明呼吁(hūyù)韩国民众要弥合分歧,携手共进。
新总统履职,李在明能否兑现(duìxiàn)这一(zhèyī)承诺,终结韩国政治的恶性循环,或许全世界都在等待答案。

当地时间6月3日20时,韩国第21届总统大选正式投票结束。4日凌晨5时3分左右,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公布最终计票(jìpiào)结果,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lǐzài)明以49.42%的(de)得票率(dépiàolǜ)击败其余4位候选人,当选韩国新任总统。这位曾两度冲击总统失败的政坛老将,实现了从(cóng)草根到国家元首的跨越。
李在明的总统任期自(zì)当地时间4日6时21分正式开始。他的胜选标志着进步派(pài)阵营在尹锡悦被罢免后重掌政权。
这位曾因贫困(pínkùn)而辍学的(de)寒门子弟,手握逆袭“剧本”,三战总统,如今终修成正果。
寒门子弟的(de)逆袭“剧本”
李在明1964年出生于庆尚北道安东市的一个贫困家庭,在家中七个(qīgè)孩子中排行第五。父亲沉迷赌博,全家靠母亲帮佣与捡拾垃圾(lājī)维生,常(cháng)食不果腹。

李在明(第一排左一)童年时期的全家福(quánjiāfú)(韩国《中央日报》)
“我从小(cóngxiǎo)在贫困中长大,连初中(chūzhōng)都没能上。”李在明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段经历塑造了他对底层民众的理解,也埋下(xià)了改变社会不公的种子。

李在明童年时期在城南市的家(jiā)(韩国《中央日报》)

工厂打工时期的(de)李在明(第一排右一)(韩国《中央日报》)
小学毕业后李在明因贫困辍学,为(wèi)谋生计全家搬到城南市,他也辗转(zhǎnzhuǎn)工厂打工,其间遭遇机械(jīxiè)事故,左臂重伤落下终身残疾,此伤使其免服兵役;
父亲(fùqīn)曾斥责其(qí)读书无用,甚至撕毁课本,李在明一度绝望到两度自杀未遂。

童年时期的李在明和他的小学毕业证(资料图(tú))
18岁起李在明白天打工(dǎgōng)、夜间备考(bèikǎo),先后取得初中、高中文凭,并考入韩国中央大学法学院。

李在明的高考准考证(zhǔnkǎozhèng)(韩国《中央日报》)
22岁时李在明依靠奖学金完成学业,从韩国中央大学(zhōngyāngdàxué)毕业。

李在明在大学毕业典礼上与父母合照(韩国(hánguó)《中央日报》)
1986年,李在明通过司法考试,随后开启人权律师生涯(shēngyá);

90年代担任人权律师的李在明(lǐzàimíng)(韩国《中央日报》)
长期(chángqī)为劳工、贫民提供法律援助(fǎlǜyuánzhù),因意识到“仅靠诉讼无法改变体制”,决心从政。

李在明与妻子金惠景拍摄的照片(zhàopiān)(韩国《中央日报》)
政坛素人进阶(jìnjiē)权力中心
政坛“边缘人”的多年(duōnián)蛰伏
李在明2005年加入进步(jìnbù)阵营的开放国民党(共同民主党前身),因无背景人脉成“边缘人物”,屡次竞选市议员、国会议员均失败(shībài)(2006年市长(shìzhǎng)落选、2010年前多次议员败选)。
2010年,李在明当选城南市长(shìzhǎng),推行三大标志性福利(fúlì)政策:免费校服、青年红利津贴、产后(chǎnhòu)护理支持等,任内兑现大多竞选承诺,清零政府债务,被赞“解决沉疴如汽水消暑般痛快”;
2016年,李在明绝食11天抗议朴槿惠削减地方(dìfāng)预算,同年借“闺蜜门(guīmìmén)”事件猛批朴槿惠,由此走向全国政治舞台;
2018年,李在明当选京畿道知事,成为最大(zuìdà)地方行政长官;
李在明(lǐzàimíng)是韩国最早深度使用社交(shèjiāo)媒体的官员之一,以其“网红式”政治营销策略,用“接地气”方式凝聚草根支持。韩国民众认为(wèi)他的发言“不加(jiā)修饰”,“说话像汽水一样爽快”,而其行政风格也被舆论评价为如“汽水式果断”。
李在明的总统之路可谓充满(chōngmǎn)坎坷、屡败屡战。
2017年,李在明首次参加总统选举党内初选,虽不敌文在寅(wénzàiyín),但已奠定全国性(quánguóxìng)政治人物地位。同年,他携妻子参加一档韩国热门综艺节目(zōngyìjiémù),一改往日尖锐形象,塑造亲民人设。
2021年他再次成为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却在(zài)2022年大选中以(zhōngyǐ)不到1%的微弱差距惜败尹锡悦,创下(chuàngxià)韩国选举史上最小差距纪录。
2025年4月,尹锡悦被国会弹劾罢免,韩国政坛风云突变。李在明辞去党首职务,以89.77%的压倒性得票率赢得党内初选,第三次向(xiàng)总统(zǒngtǒng)职位发起(fāqǐ)冲击。
2023年8月31日,李在明宣布无限期绝食,要求尹锡悦政府进行(jìnxíng)内阁改组(gǎizǔ),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海。

2023年9月18日,绝食第(dì)19天,李在明因器官损伤、意识丧失被送医抢救(qiǎngjiù),但苏醒后仍拒绝停止抗议。
2023年9月19日,尹锡悦在访美期间批准检方申请,要求国会表决逮捕李在明(涉城南市地产项目渎职(dúzhí)、受贿(shòuhuì)等指控)。
2023年9月27日,首尔法院(fǎyuàn)驳回检方批捕请求(qǐngqiú),李在明暂免拘留。

2024年1月2日,李在(zài)明在釜山(fǔshān)加德岛考察时,遭伪装(wěizhuāng)支持者的金(jīn)某持刀袭击颈部,伤口深达1.4厘米,颈内静脉60%损伤,紧急接受血管重建手术。嫌疑人金某供述动机为“阻止其当总统”,并承认提前踩点6次、网购凶器预谋行凶。1月10日,术后仅8天,李在明(lǐzàimíng)出院(chūyuàn)并呼吁“终结仇恨政治”;1月17日,李在明重返工作岗位,未因伤休养延期。

2024年11月15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作出判决(pànjué),判处李在明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若(ruò)终审法院维持该(gāi)判决,李在明将丧失国会议员资格,并且无法参加第21届总统竞选。
2025年3月26日(rì),首尔高等法院推翻一审有罪判决,二审(èrshěn)改判李在明无罪。
2025年5月1日,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将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gōngzhí)选举法》一案以有罪宗旨(zōngzhǐ)发回二审法院重审,首尔高等法院将重新审理该案并定罪量刑,李在明的总统大选之路再遇阻碍(zǔài)。
2025年5月(yuè)7日,韩国首尔高等法院决定,将李在明涉违反《公职(gōngzhí)选举法》案重审首场庭审日期从原先的5月15日推迟至大选后(hòu)的6月18日举行,为李在明参加大选清除了障碍。
胜选后,国家十字路口怎么走(zǒu)?
分析称,李在明(lǐzàimíng)当选正值韩国社会处于前所未有(qiánsuǒwèiyǒu)分裂状态。此次大选不是一场普通的选战,而是韩国社会撕裂的终极对决。弹劾风暴、保守内讧……60天的压缩赛程,将韩国政治推向沸腾临界点。保守派与(yǔ)(yǔ)进步派之间势同水火,政治对立已渗透到(shèntòudào)家庭、职场等各个层面。弥合这一(zhèyī)裂痕将是新总统的首要挑战。要终结这一乱局(luànjú),李在明需在制度重建、政治和解、外交平衡三方面采取颠覆性策略,同时直面自身司法风险与历史包袱。
综合韩媒报道,胜选的同时李在明(lǐzàimíng)还面临(miànlín)选举违规、贪腐与权力滥用、长子被曝非法赌博等“家族腐败”丑闻和争议。悬而未决的司法案件仍是潜在危机(wēijī)。首尔高等法院将(jiāng)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一案的二审重审首次开庭日期延期至大选后的6月18日进行。若重审法院最终(zuìzhōng)判李在明有罪,将引发宪政危机。
媒体(méitǐ)分析称,此次选举不仅是政党轮替,更是韩国社会对发展道路的(de)全民公投。而更大的考验可能才刚刚开始。
当地时间6月4日凌晨,在大选(dàxuǎn)计票期间(qījiān),李在明抵达位于首尔汝矣岛的国会前集会(jíhuì)现场并发表演说,对(duì)韩国民众表示感谢。李在明表示,正式当选后将尽快努力终结眼前的政治混乱、提振韩国经济,尽快让韩国民众的生活(shēnghuó)恢复正常。李在明还表示,将尽快安定半岛局势,同朝鲜展开对话,寻求共赢。演讲的最后,李在明呼吁(hūyù)韩国民众要弥合分歧,携手共进。
新总统履职,李在明能否兑现(duìxiàn)这一(zhèyī)承诺,终结韩国政治的恶性循环,或许全世界都在等待答案。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