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深观察丨关税大限将至欧盟能“挺住”吗?

体育正文 23 0

深观察丨关税大限将至欧盟能“挺住”吗?

深观察丨关税大限将至欧盟能“挺住”吗?

特朗普第二任期上任以来,持续挥动关税大棒(dàbàng)、搅动全球。 4月2日,来自白宫的一纸行政令震动全球(quánqiú),特朗普宣布将(jiāng)面向全球广泛开征高额对等关税。 但一周之后,他又改口称,将在保留10%基准关税的基础上(shàng),暂缓(zànhuǎn)对(duì)部分贸易伙伴的高额征税,暂停期限为90天,将生效期推迟至了7月9日。 很明显,这是特朗普惯用的“极限施压”手段,意图在90天(tiān)暂缓期内通过高压谈判,迫使各(gè)经济体做出让步。 美国总统首席贸易顾问纳瓦罗更是放出豪言,表示目标是“在90天内达成(dáchéng)90项(xiàng)协议”。 如今,最后期限日益逼近,美国与世界各经济体之间(zhījiān)的谈判成效究竟如何?全球贸易战是否会再次升级(shēngjí)? 已达成协议(dáchéngxiéyì)寥寥无几。 截至目前,已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只有英国(yīngguó)、中国、越南和柬埔寨,距离纳瓦罗所说(suǒshuō)的“90份协议”相去甚远。 中国:“以斗争求合作”实现破局(pòjú)。 作为特朗普关税(guānshuì)政策最主要针对目标,中国迅速表达坚定立场,坚决反对单边(dānbiān)贸易保护主义(bǎohùzhǔyì),有理、有力、有节地给予反制,密集推出一揽子对等政策。 在加征(jiāzhēng)反制关税的同时,重点打出了开展稀土出口管制(guǎnzhì)这张王牌,并将多家美国军工企业列入制裁清单,大幅减少美国进口农产品。 双方(shuāngfāng)(shuāngfāng)经过激烈政治对弈和战略拉锯,于5月12日(rì)达成了《中美日内瓦经贸(jīngmào)会谈联合声明》,美国同意撤销对中国商品加征的91%关税,中国同步撤销91%反制关税,双方还同步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暂缓期为90天。 这也是目前唯一实现对等关税减免的案例,为(wèi)多边贸易规则重构(zhònggòu)撕开关键突破口。 随后围绕双方互相关切的焦点问题,7月4日,两国伦敦会谈(huìtán)框架细节达成共识,中国表示“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许可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xiànzhìxìng)措施(cuòshī)。 近期,相关(xiāngguān)企业已陆续接到美国商务部通知(tōngzhī),EDA软件、乙烷、飞机发动机等产品已经恢复对华出口。 英国:缺乏(quēfá)实质的象征性协议。 作为美国的老牌(lǎopái)盟友,英国是(shì)此轮关税风暴中最早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 5月(yuè)8日,英美两国就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达成一致,双方领导人在6月举行的G7峰会期间(qījiān)正式签署协议。 根据协议,英国政府(yīngguózhèngfǔ)同意在进口美国食品和农业产品方面作出让步,以(yǐ)换取美方降低对英国汽车的(de)关税,美国方面依旧保留10%的基准关税。 但是这份协议并未解决最核心的钢(gāng)铝关税问题,对框架性文件(wénjiàn)也并没有展开叙述,双方在关键细节上仍存在分歧。 正如外界所言,这个协议只是达成了象征性成果(chéngguǒ),缺乏实际意义。 也有专家指出,英国为(wèi)换取美国的关税减免做出了很大让步和妥协。 越南:妥协(tuǒxié)退让下的不对等交易。 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měiguó)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xuānbù),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根据协议,美国将对(duì)越南商品统一征收20%关税(guānshuì),对经越转运(zhuǎnyùn)商品征收40%关税,而越南对美国商品提供零关税的“完全市场准入”。 很明显,这是一份极其不平等的贸易协定(màoyìxiédìng)。 20%的(de)关税虽然(suīrán)低于此前特朗普宣布的46%,但仍高于暂缓期10%的水平。 有经济学家表示(biǎoshì),20%关税将使(shǐ)越南GDP增速下降0.8至1.3个百分点,而40%的转运商品税则会给(gěi)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供应链相关国家带来一定冲击。 越南工贸部部长阮鸿延访美(fǎngměi)期间,与美国签署了多项经贸合作协议。 此外(cǐwài),当地时间7月4日,柬埔寨政府宣布已与美国在关税谈判(tánpàn)中达成协议(xiéyì),双方将于近期发布联合声明,但包括关税税率在内的具体协议内容尚不明朗。 美国是柬埔寨的最大出口对象,分析(fēnxī)人士认为(rènwéi),为缓解纺织业等支柱产业受到影响,柬埔寨可能在扩大进口美国产品等方面作出了让步。 紧张对峙的谈判(tánpàn)僵局。 除了中、英、越、柬四国,美国正与其他国家(guójiā)和地区(dìqū)进行激烈的谈判。 特朗普政府的谈判风格向来以“极限施压”著称,核心逻辑就是(jiùshì)通过人为制造时间(shíjiān)窗口的稀缺性,打破对手的心理平衡(pínghéng),迫使其在慌乱中做出让步。 但是显然,此次高调施压策略并(bìng)不十分顺利,许多经济体并没有在“最后通牒(zuìhòutōngdié)”式话术下自乱阵脚、委曲求全,而是仍在与美方进行(jìnxíng)激烈博弈。 欧盟:态度强硬(tàidùqiángyìng),预备反制。 在初始阶段,欧盟内部对如何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存在一些分歧(fēnqí)。 但经过多轮交锋后,欧盟成员国对美谈判(tánpàn)立场趋于强硬。 欧盟坚持要求任何协议都必须降低目前美国对大部分(dàbùfèn)欧盟出口商品征收的(de)(de)10%基准关税,同时要求降低对钢铝和汽车等行业征收的高额关税。 据英国《金融时报》7月1日报道,欧盟(ōuméng)方面已经对包括谈判破裂在内(zàinèi)的各种结果做好了准备。 当地时间6月26日,欧盟委员会(ōuméngwěiyuánhuì)主席冯德莱恩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上表示,欧盟已就(jiù)与美国谈判失败做好准备。 7月3日,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jīngjì)安全等事务的(de)委员谢夫乔维奇访问美国,意图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zhǎnglútè)尼克、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会谈。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会晤将是欧盟争取达成协议、避免被征高额关税的关键窗口期。但是卢特尼克竟以家庭度假为由(yóu)放弃参与谈判,委托(wěituō)财政部长贝森特代为(dàiwéi)出席。 7月4日,欧盟外交官表示,双方在谈判中并未取得(qǔde)突破,相关谈判将持续至周末,并表示希望(xīwàng)美国延长暂缓加征关税的期限。 此前,欧盟已经(yǐjīng)准备好对总额21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至多(zhìduō)50%关税的反击措施,以及一份额外(éwài)的关税清单。根据该清单,欧盟或将对价值95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征收关税。 美国与(yǔ)欧盟之间究竟是达成互惠协议,还是爆发关税大战,目前(mùqián)前景并不明朗,但鉴于欧盟内部(nèibù)国家众多,利益交织复杂,各界普遍对美欧谈判持谨慎态度。 日本:坚守底线,陷入僵局(xiànrùjiāngjú)。 4月以来,美日双方在(zài)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连续举行(jǔxíng)了七轮部长级(bùzhǎngjí)会谈。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作为首席谈判代表,更是亲赴美国开展谈判,但并未取得明显成果。 谈判的症结主要(zhǔyào)集中在汽车关税和农产品市场开放问题上。 在汽车(qìchē)关税方面,美国要求(yāoqiú)日本接受25%的汽车关税,而日本希望取消或大幅降低汽车关税。 在(zài)农产品市场(shìchǎng)开放方面,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特朗普更是公开表达对日本大米市场封闭性的不满,但日本坚持拒绝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进行谈判(jìnxíngtánpàn)。 由于在最(zuì)关键的焦点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美日关税谈判已经(yǐjīng)陷入僵持困局之中。 据报道,特朗普对于日本的(de)态度极为不满,威胁称“可以对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征收30%或(huò)35%或任何我们确定(quèdìng)数字的关税”,而这已明显高于之前宣布的24%关税税率。 白宫有关人士7月1日在(zài)接受采访时透露,特朗普政府决定延后处理对日关税谈判,将“集中精力与其他(qítā)贸易伙伴国进行谈判”。 其他经济体:各有矛盾,进程艰难(jiānnán)。 加拿大是美国此次关税(guānshuì)战中公开打击的第一个对象。 此前,美加双方在贸易协议问题上已(yǐ)开展多轮交锋。 近日,加拿大(jiānádà)面向美国科技公司征收3%数字服务税的(de)举动,引发了特朗普强烈不满。 6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shèjiāo)媒体上突然(tūrán)宣布,立即终止与加拿大的(de)所有贸易谈判,并将在七天内告知加拿大其须在对美贸易中支付的关税率。 在强压之下,加方6月29日宣布取消该税收,白宫发言人得意地宣称加拿大“屈服了”,目前双方协商仍(réng)在艰难(jiānnán)继续。 韩国新一届政府已于6月与美国举行了首次高级别贸易会谈,但是由于韩美(hánměi)已签署自贸协定,即韩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几乎实行零关税,美国将谈判焦点转向了汇率(huìlǜ)和国防成本(chéngběn)分担,谈判进展缓慢。 韩国(hánguó)总统李在明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韩国总统(zǒngtǒng)李在明曾在6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方目前仍不清楚(qīngchǔ)彼此真正的诉求是什么”,他补充说,“谈判并不容易”。 韩国的一名高级官员也表示,双方可能无法(wúfǎ)在7月9日前完成谈判,韩方正寻求延长关税(guānshuì)暂缓期。 印度代表团为达成谈判特意延长了在美行程(xíngchéng),但是进程并不顺利。 7月4日,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tōngbào),由于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关税(guānshuì)冲击印度出口,印度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此前不久,特朗普曾表示(biǎoshì)可能与印度达成一项“非常大的(de)协议”,并表示“对协议充满信心”,美财长贝森特也确认“谈判接近终点线”,但印方的表态却大相径庭(dàxiāngjìngtíng)。 关税(guānshuì)战下的世界何去何从? 当下,美国的“关税炸弹”即将进入最后读秒(dúmiǎo)时刻(shíkè),全球都对特朗普的下步做法屏息以待。 美国财长贝森特曾(céng)在6月(yuè)30日(rì)明确表示,若贸易伙伴展现出“谈判诚意”,可能会将谈判期延长至9月1日。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也声称,7月9日这个“最后期限并不重要”。 但是特朗普强势表态“无意延长期限”,称将从7月4日(rì)开始向贸易伙伴发函,设定新(xīn)的单边关税税率(shuìlǜ),税率“可能从60%、70%到10%、20%不等”。 特朗普称这些信件将会(jiānghuì)在未来几天寄出,在7月9日前全部送达,各国将从8月1日起开始(kāishǐ)支付新的关税。 7月9日将迎来何种情景目前尚未可知,但可以预见的是,特朗普滥施关税(guānshuì)、极限施压并不能真正解决美国长期“双逆差”的状况,也无法逼迫各国在(zài)涉及(shèjí)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作出(zuòchū)重大让步,相反将严重透支美国政府信誉。 自特朗普发动(fādòng)关税战引发(yǐnfā)资本市场剧烈震荡以来,美股连续多日暴跌。摩根大通预测,若关税影响持续扩大,美国经济衰退(jīngjìshuāituì)风险将升至60%。 巴克莱银行在6月30日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zhǐchū),关税政策的经济(jīngjì)影响将通过多重渠道在下半年逐步显现。 届时,美国消费者生活成本飙升、企业竞争力下降、经济(jīngjì)不确定性加剧等(děng)系列问题将接踵而至。 同时,关税战不仅会(huì)损害美国自身经济利益,更将破坏全球贸易秩序(zhìxù)。 特朗普政府关税(guānshuì)政策出台后,世贸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均发布预警声明(shēngmíng)。 WTO在(zài)6月份发布的《全球(quánqiú)贸易展望》中,将2025年商品贸易量预测从增长2.7%下调至萎缩0.2%,并警告称“关税(guānshuì)不确定性导致全球贸易前景急剧恶化”。 目前来看,特朗普政府提出的(de)“在90天内达成90项协议”的目标已确定不会(búhuì)实现。 这一闹剧不仅暴露出美方谈判资源的严重匮乏与谈判策略的严重混乱(hùnluàn),更印证了全球主要(zhǔyào)经济体对美式极限施压的集体免疫。 特朗普以“重振贸易公平”之名点燃战火,最终却为全球经贸格局的“去美国化(měiguóhuà)”按下了快进键(jìnjiàn)。 倘若美国继续一意孤行,那最终结果(jiéguǒ)将不是美国征服世界,而是(érshì)世界抛弃美国…… 来源:九万里微信公众(gōngzhòng)号
深观察丨关税大限将至欧盟能“挺住”吗?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